聖誕消費與經濟發展

聖誕本是宗教節日,但在資本主義主導的社會裡,聖誕已淪為商人謀利的好時機。在一般人的心目中,聖誕節之所以這麼重要,是它可以連同新曆年一起,放一次長假,出外旅遊,紓緩一下過度緊張的工作心情。不然,也可以在本地與親友搞些節目,互送禮物;或借題發揮滿足一下自己的消費意欲。因此,零售業、餐飲業與娛樂業皆視聖誕為一年一度的生意高峰期,一早作好部署,大事宣揚去鼓勵市民消費。
 
金融海嘯後,香港的經濟亦受到衰退的威脅。早前就有政黨倡議,為保住基層的就業機會,政府應推動市民多點消費,辦法是向市民派發消費券。政府雖不認同派消費券的做法,卻認同需要鼓勵消費。故一眾高官都趁聖誕節的來臨,高調地去工展會或街市,在電視鏡頭前表演購物。傳媒在報道這類新聞時,基本上採取正面的態度,可見大多數香港人並未意識到聖誕節期間大事消費有何不妥。
 
然而,香港天主教與聖公會的宗教領袖,都不約而同地在他們的聖誕文告中提醒信眾,不宜把人生過度寄情於消費,否則就會貪得無厭,只顧賺快錢,進而忘記了神的旨意,無法虔誠地過有意義的生活。
 
我雖不是基督徒,但在聖誕節有時亦會隨一些教徒參加他們的宗教活動,在聖詩的歌聲中思考自己的人生,覺得這樣遠比胡亂消費有意義。我一直都在思考:人類為何不懂自救?非要神來打救不可?為何派來打救我們的耶穌要出生在一個平民的家庭?難道馬克思所說只有無產階級才能解放全人類是對的?耶穌為何要由童貞女帶到世上?難道性行為是原罪的始源嗎?為何神犧牲了自己的親生子,人類仍不知醒悟?這二千多年裡,人類是否比前更為墮落?人類還有希望嗎?這些問題雖不容易有答案,但不時思考一下,對人生需作重大抉擇時不無幫助。
 
因此,我對兩位宗教領袖在聖誕文告上的呼籲大體是認同的,不過,我並不認同某些傳媒借此去難為本身亦是教徒的高官,問他們為何要鼓勵消費,與宗教領袖所推崇不一致?現實是高官與宗教領袖各有自己的職責,一個要管治世俗社會,一個要導人上天堂;當人類不可能明天一起上天堂的時候,世俗的生活還需要有人去主理。
 
世俗社會貧富懸殊,然而富人甚少肯聽從宗教領袖的呼籲,把財富與窮人分享;只有透過誘使富人多點消費,經濟才會有所發展,窮人才有多點工作的機會;若果富人也以節儉作美德,而窮人又消費能力不足,那經濟就會慢下來,窮人的生活就會更難過。
 
因此,在上天來賜我們一套比市場經濟更好的制度之前,政府仍有需要去推動消費,這是經濟發展的需要,負責這項工作的官員無需有犯罪感。
(轉載自2008年12月29日am730C觀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