齊減薪不裁員行嗎?

金融海嘯後,靠信貸寬鬆去刺激消費致令經濟增長的模式已無法持續,全球進入經濟衰退,原有的生產系統已變成產能過剩,非倒閉大批企業,餘下的都不容易生存下來。企業為了免被淘汰,紛紛裁員瘦身,以適應新的經濟環境。
 
有政客及個別從未擔當過管理工作的學者,批評企業裁員是不負責任的行為,因為齊齊減薪一樣可以減少成本,助企業度過難關.一些不明所以的傳媒,也跟著這套不切實際的理論起鬨,令一般市民也誤以為這是一套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 
然而,對一個真正在崗位上擔當管理職責的人來說,這套理論根本不切實際。首先,齊齊按經濟萎縮的比例一起減薪,對工作得好的員工並不公平,他們不一定願意接受這種安排。其次,工資並非公司唯一的開支,減薪不減人員數目,其他的開支就一闊三大,沒法真正消減下來。再者,公司要逆境求生,單靠削減成本還不足夠,還得增加競爭能力;為了提升公司的營運效益,在自己的人員中亦得進行汰弱留強,裁員的另一項功能,就在於削掉肥膏,留下骨幹。
 
當然,對於被裁的員工來看,他們只是公司瘦身的受害者,他們並非公司的冗員,只是上司不識貨吧了。事實上,總會有上司有眼無珠,殺錯良民。這批被裁的員工離開公司後,並不一定立即肯降低自己在工資上的要求。他在尋找新工作時,一樣會為自己爭取最佳的待遇。這才是市場經濟的運作模式——各人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。一些早期被我們公司所裁的員工,後來在其他公司重新發力,所獲得的薪酬反而比原來在我們公司時更高。這正好說明,齊齊減薪會扼殺個人發奮的機會,不利於經濟發展。
 
至於對那些原先在公司內較有表現的員工而言,他們更不會認同齊齊減薪的措施。強要他們接受一個低於他們市值的工資,只會迫他們搵工跳槽。齊齊減薪的結果就變成汰強留弱,令公司的競爭力下降。因此,當人力市場的工資水平尚未普遍回落時,個別公司根本不可能率先在自己公司內推行以減薪代替裁員的方案。
 
此外,齊齊減薪的風險與成本都比局部裁員高,令企業都不敢輕試。裁員只是向小部分員工開刀,但齊齊減薪就得與所有員工重新簽訂新的僱傭合約,行政成本很大,況且,在談判開展之前,很難知道會有多少員工肯接受;若果僱主堅持,而僱員不接受,僱主就得以單方面解僱的方式賠償員工。萬一不接受減薪的員工很多,公司就會失預算。又萬一遇到一些公司很想留的員工,公司可能被迫讓步,那就會造成人事矛盾,令員工士氣低落。此之所以,企業家都不肯試用這類不切實際的方案。
(轉載自2008年12月8日am730C觀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