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國亂局將如何演變

泰國的亂局顯示,當社會內的利益集團存在著根本性的衝突時,單靠民主選舉亦不一定可以和諧地解決問題。
 
他信集團或許確有成員貪污,但這並不足以否定他們的政綱實為大多數泰國人所支持。否則,他們不可能接連兩次在全國大選中勝出。
 
可惜,泰國人口眾多的農民,其利益與城市裡的人並不一致。他信集團能夠在選舉中勝出,是因為他願意為農村提供低息貸款與更多的醫療福利,但所需的資源卻要城市裡的人來負擔,城市裡的人當然不認同這樣的主張。
 
然而,城市裡的人口不及農村多,代表城市利益的政團無法在全國性的選舉中勝出。他們眼見選舉無法維護他們的利益,唯有以另類的鬥爭方式去達至自己的目標。
 
他們一方面指控他信集團在選舉中舞弊,另一方面組織支持者包圍總理府與國會大樓,企圖癱瘓政府的運作。當政府仍不肯讓步時,他們竟封鎖曼谷國際機場,令泰國的旅遊業完全停頓。
 
他們這樣極端的行為顯示,泰國兩派政治力量已誓不兩立,不惜拿國家的利益作賭注,也要決一勝負。城市利益集團似乎想告訴人民,若是不支持他們,大家都會永無寧日。
 
我們在外面看,覺得這樣的行為已經過份。不過,泰國軍方卻不肯出來維持秩序,泰皇亦無意出來說句公道話,即使是一些學者,也在接受訪問時,有意無意地偏幫城市利益集團。這都反映,執政黨並未得到原有建制內的中上層的真心支持。
 
執政黨雖然在投票中獲大多數泰國人的支持,但他們的支持者大都分散在廣闊的農村。況且農民手上掌握的資源不多,故不容易把力量集中起來與城市的勢力較量。要農民在選舉時投你一票容易,但要農民放下農活,離鄉別井出城搞政治鬥爭就絕不簡單,他信集團看來還沒有這麼強的動員能力。
 
以爭取選票的方式進行政治角力,好處是可以和平地進行,但先決條件是社會各派政治力量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景,及有一套大家都接受的憲法。但如果一涉及階級利益,宗教信仰,種族衝突,或價值分歧,那即使一派在民主選舉中勝出,其他對手亦不一定服氣。其結果就如泰國一樣,在投票中失敗的一方,可能拒絕接受投票結果,要求勝利一方進行全方位較量。
 
所謂全方位的較量,就要比雙方成員的質素,各自手上掌控的資源,以及可以聚起來的意志。猶太人可以贏阿拉伯人,圖西族可以贏胡圖族人,皆不是單靠數人頭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泰國的城市力量應有條件在拼鬥中取得上風。一個國家的政權無可避免要反映在經濟中起主導力量者的利益。
(轉載自2008年12月3日am730C觀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