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家現時可入市嗎?

金融海嘯令樓價急劇下滑,短短三個月裡,樓價已跌了近兩成。不過,今次與97年那次亞洲金融風暴的景象很不同,就是出來看樓的用家很多,他們似乎並沒有被金融海嘯嚇倒,反而視之為一次入市買平樓自住的好機會。
 
由於金融市場仍不時傳來令人意想不到的壞消息,如花旗銀行也要政府打救,通用汽車已接近破產邊緣,以至這些有需要亦有能力的用家只看不買,大部分至今還在等待。他們擔心樓價尚未跌到最低的水平,現時入市可能會吃虧。
 
我身邊亦有很多朋友,經常就現時應否入市的問題,希望了解我的意見。我的看法很簡單,如果你一定要等最平的時候買,現在可能還未到最好的時候;但如果你有足夠的負擔能力,選擇早點改善生活亦無不可。一切視乎你看那一個目標重要性,要買平樓呢?還是想早點改善生活。
 
我自己做事,傾向單一目標。因為同時想達到多個目標難度太高,我缺乏這種能力。因此,如果我買樓是為投資的,就從投資的角度來考慮問題;但如果是為自用的,我就從用的需要來考慮問題。
 
我認識一個朋友,二十多年前已聽他說想買樓自住,結果到今天還未買到,原因就是太執著於要待樓價最低的時候才入市。結果,當樓市還在下跌的時候也不肯買,但當樓市止跌回升後,他覺得樓價已不及之前便宜,自己已經走寶,非要樓價跌回之前的低位不肯買。
 
在這種取態下,他在84年與03年樓市的低潮時,都未能把握到入市的機會。可見算得太盡反而會吃虧。他二十多年來所交的租金,足以幫他供滿兩個物業,但現在他每月仍得交租,每兩年都得為租約續期而煩惱。
 
我自己從事地產代理行業,且有三十多年經驗,但我一樣沒法把握入市的最佳時機。因為,所謂最佳的時刻一瞬即逝,只有個別的幸運兒,才有機會買到最平的那個單位。稱得上「最」的,理論上只有一個,我一早放棄相信,我有這個好的運氣。
 
我買樓自用時,會採取如娶老婆一樣的心態,作出決定之後,就不再四處查看是否還有更好一點的選擇,否則只會自尋煩惱。
 
我十分明白,樓宇並非一般消耗性商品,它不但可以用來住,亦有很大的投資功能,不考慮樓宇的投資功能是考慮得不全面的,然而,我亦見過不少用家,由於過度考慮投資功能,反而忽略了自用的需要,以至在樓價急升時才去追價,買到平樓的機會反不如沒有那麼計較價位的用家。
 
香港現時約有一半業主已供滿樓,他們的換樓能力很高,但誰也說不準他們會選擇甚麼時候入市,用家還是自己計自己的數算了!關鍵是量力而為,不要為買樓而影響原有的生活質素,更不要因買樓而增添自己的財政風險。
(轉載自2008年12月1日am730C觀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