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市場充滿誤導

雷曼迷你債券出事後,議員們紛紛批評金管局與證監會監管不力;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議員們自己是否也有監管政府不力的責任呢?
 
西方的金融市場,其實早已發展得與實體經濟脫節,異化得不但只無法支援實體經濟,反而倒過來損害實體經濟。這類批判性的觀點,在政治經濟學範疇早有不少討論,只是我們的議員,一方面想從政,但另一方面卻不肯多讀點有關政治經濟學的書。黃毓民下次除了介紹書給特首外,還不妨介紹多兩本書給議員。
 
其實,只要有點普通常識,就不難察覺西方的金融經濟已走火入魔。投資銀行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盈利,所行的手段已幾近行騙。這種情況,在上次I.T.熱潮時,已表露無遺。
 
最令我詫異的,是當年有些基金經理竟敢告訴投資者,愈是蝕本多的公司,就代表將來賺錢的能力愈強。把蝕本也說成會賺大錢,豈不是比指鹿為馬更騙人。他們還把電視台的陳年舊橋(以送獎金送獎品去吸引觀眾),也說成是網絡世界的新經濟;並以網站的點擊量去為I.T.公司作估價。這樣不合道理的做法,當年香港傳媒大都津津樂道,大事鼓吹,一點批判能力也沒有。
 
即使不在I.T.熱潮的時候,上市公司的招股書其實也充滿誤導成分,只是我們的議員迷信華爾街的營運模式,放棄監督吧了。他們覺得香港若要做金融中心,一定要學紐約、倫敦。他們只會懷疑香港學不成紐約、倫敦,卻從來不敢懷疑學紐約倫敦不好。
 
但現實是,全球投資銀行所出的招股書,大部分都經過精心包裝,硬把舊業務套上新概念,以誘發投資者不切實際的幻想。
 
投資銀行的強項是把真正的投資風險,隱藏在眾多無關重要的數據之中,此之所以他們要把招股書弄得這麼厚,目的就是不想投資者真的去看。
 
結果卻是,大部分新上市的公司,在上市後兩三年內就跌破底價,盈利並不如招股書中描繪得那麼美好,投資者都有被騙的感覺。
 
在股市狂熱的時候,新股上市都獲得高倍數認購,但這其實只是一種假象。
 
那來這麼多人有那麼多的錢去認購這類新股?這些錢還不是銀行墊支出來的,投資者借的時候,根本無需通過還款能力的審查。這類弄虛作假的行為,何需專業知識去識破?我們的議員為何不出來說話?
 
或許,我們的議員都在等待,等待投資者有朝一日變成苦主的時候,可變成他們的政治籌碼,由他們帶領苦主上街,與政府討價還價,提升他們為民請命的形象。
 
至於苦主的投資有多少可以收回,以及金融經濟的畸形發展會對社會帶來多少禍害,則並非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了。
(轉載自2008年10月27日am730C觀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