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奧運覺得中國已不一樣

內子熱愛體育運動,多年前知道中國獲奧運主辦權時,已決定要親臨盛會。我對體育運動雖然沒有那麼熱衷,但亦為中國獲得主辦權而感到興奮,故趁孩子放暑假,聯同他們一起陪媽媽看奧運。
 
出席今次奧運會,給了我一個強烈的感覺,就是中國已不一樣。我六十年代已隨父母回鄉探親,對中國的貧窮有深刻的感受。馬路上少見汽車,人民衣著破爛,夜間烏燈黑火,旅客想找個吃飯的地方也不容易。一踏過羅湖橋,已強烈感受到,內地與香港在經濟發展上的差距。
 
近年,我雖然不時都有上大陸公幹,亦知道中國在經濟發展上速度很快,但總認為他們在改進,卻仍未能跟得上。然而,今次去北京出席奧運,從踏足首都機場的一刻起,就感到煥然一新。除了大之外,設備亦現代化,與香港的機場已不遑多讓。到有機會看到鳥巢體育場與水立方游泳館時,就強烈感受到,這是世上最一流的建設,既宏偉,又新穎,香港現有的場館都很難比得上。
 
香港或者別的地方,不是沒有這樣的科技,而是沒有財力或不願意,在體育場館的建設上作這麼大的投資。然而,這個世界說到底,都是在比投放資源的能力。中國或許仍有不少落後的農村,但中國已有1.7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,中國如果要下決心去辦好一件事,已沒有甚麼足以難倒她的地方。中國在主辦今次奧運期間,已向世人展示,她有這方面的實力。
 
過去,中國只擅長於個別硬件堆砌,但今次奧運場館區的設計,卻能把外觀與功能,以及周遭的環境也結合起來。我們在排隊作安全檢查或等候進場期間,人雖然多,但一切進行得很順暢,並沒有煩躁的感覺。
 
能有這樣的效果,除了因為場館區的設計得當外,還因為主辦機構事前設想周全,每一個關鍵環節,都安排人手在旁作指引,使人們雖在輪候,但心中都很踏實,知道自己沒有排錯隊,知道自己可以在開賽前進入會場。排在我前面的一對來自美國的年長夫婦也說,北京今次的安排,比他以前參加過的大型活動都好,可以說已接近完美。
 
我在場館區接觸到的,大部分都是穿藍色制服的志願工作者,他們都面帶笑容,工作盡責。真是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悅乎!」他們都有一定的英語溝通能力,與外賓交往時,既熱誠,又不卑不亢,使人對中國的年輕一代寄予希望。
 
我曾經一度擔心,中國為主辦今次奧運付出的代價太大,但從今次匯聚起來的民族意志來看,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。希望中華民族,從今之後真的能踏上一個新的里程。
(轉載自2008年8月20日am730C觀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