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會對今次通脹為何反應強烈

從歷史的數字來看,今次通脹並不嚴重,五月份統計出來的數字只有5.7%,與73年的18%,81年的12%,91年的12%相差很遠。
 
然而,社會對今次通脹的反應似乎特別強烈。傳媒都以頭條報道,並為此發表社論;政黨亦紛紛向政府施壓,要求推出利民紓困措施;而政府亦反應迅速,打破慣例,在財政預算以外,中途額外撥款,以減輕市民的負擔。這些都是過去香港出現通脹時少見的。
 
今次通脹與上幾次通脹的最大分別,是今次通脹並非完全由內部經濟過熱所帶動,而是輸入性的通脹。原因是港元隨美元一起貶值,以至香港入口的所有商品,除了向美國入口的外,價格都急劇上升。
 
香港向美國入口的貨品相對少,生活用品來自大陸,電子器材來自日本,品牌時裝來自歐洲,偏偏人民幣、日圓、歐元都對港元大幅升值。因此,市民在出外購物時自然感到百物騰貴。
 
如果是因內部經濟過熱而產生的通脹,一般是工資先升,促使市民增加消費,然後才導致物價上升。在這種情況下,物價雖然上升,但市民仍有錢買,不覺特別辛苦。
 
今年香港的工資雖有所上升,但升幅普遍追不上通脹,令基層市民連原有的生活水平也保不住,所以感受特別強烈。
 
以往,香港經濟有增長時,社會各階層都有機會分享成果,即使是工廠工人,也感到生活在不斷改善。住木屋的可以搬入公屋,撥扇的可改用電風扇,用勞工洗手的可以用香,……總之有進步,不會有太多怨言。
 
然而,自從香港經濟轉型後,經濟增長的好處就不一定有機會讓基層分享。基層沒有機會去金融機構工作,股市旺,多公司來香港上市,於基層都不會帶來太多的好處。
 
他們眼見做投資銀行的獲派巨額花紅,自己卻連雙糧也沒有,且連續七年都未加過人工,心裡怎會沒有氣?
 
這個世界不患寡而患不均,政客最喜歡利用這種形勢去增加自己的政治籌碼,紛紛扮演為民請命的角色,要求政府推出更多的利民紓困措施。
 
然而,政府真有這麼大的能力嗎?無論是直接派錢,還是減稅免差餉,市民的得益也是一次過的,不能解決市民可能要長期面對的全球通脹問題。
 
政府派錢,雖能減輕市民一點負擔,但亦會養成市民依賴政府的習慣,失去透過自己去解決問題的誘因。
 
政客有責任提醒市民,今次通脹是全球性的,特區政府無力單獨去解決問題;把希望寄託在政府身上,只會令自己處於不斷埋怨的境況。這種日子並不好過。
(轉載自2008年7月16日am730C觀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