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沖基金名實不符

美國次按危機暴露後,我已意識到全球經濟已出現拐點,在投資上應轉保守,增持現金,減持股票。在一些私人銀行的推薦下,我還是把一些在共同基金(mutual fund)上的投資,轉去對沖基金(Hedge fund),貪其可以沽空,比較適合熊市的環境,有一定的對沖作用。可惜,這些對沖基金的表現都不如理想,在大市回落時,它們一樣回落,並沒有出現不受市場主趨勢拖累局限的效果(Market non-correlation)。
 
傳統的共同基金,或稱單位信託基金,投資的策略比較嚴謹,只可持長倉,不可持短倉;即是說,只能買入後持貨收息,待價格上升後賣出賺價,不能在看到市道會回落時,看準機會先行沽空,待價格回落後才進行補貨。此外,傳統的共同基金亦不會借貸,不能利用財務槓桿的功能去擴大正確投資的成效。在這樣死板的政策規範下,共同基金的表現,無可避免與大市的走勢差不多,很難期望他們的表現可以遠超大市。
 
對沖基金則不一樣,他們可以借貸,可以沽空,還可以利用衍生工具及結構性產品,投資方式多元化,靈活性甚高。現時市面上的對沖基金,其實大部分已名不符實,他們存在的目的,已不在於對沖風險,而是為了贏取超額的盈利,不惜去冒比共同基金更高的風險。
 
對沖的原意是旨在減低風險,譬如上市公司的老闆,在明知股市會回落時,也不便拋售自己公司的股票,但他可以拋售相關的指數期貨,以減少自己持股的風險,是為對沖。
 
最初的對沖基金,確是想透過對沖活動在市場上賺錢。他們利用衍生工具的複雜性,當某些結構性產品在不同的時間在不同的市場出現溢價差異時,他們就可以在一買一賣間進行套戥。只要價差大過交易成本,他們就可以在一買一賣間圖利。由於他們一頭買入,另一頭就賣出,主要風險已經對沖,在這種情況下,他們就不怕進行大量借貸,以擴大交易總額,令本來看來只屬蠅頭小利的交易,也可以化成巨額利潤。對沖基金的沽空與借貸習慣,可能就是為了進行這類對沖交易,而逐步養成的。不過,現時的對沖基金已在非對沖的情況下一樣進行沽空與借貸,風險已今非昔比。投資者在買入對沖基金時,應弄清楚買入的是哪一類對沖基金。
 
雖然,很多對沖基金的經理都自誇有宏觀全球形勢(Global macro)的能力,但我發覺很多對沖基金,即使在次按危機惡化後,依然持長倉多於持短倉,轉倉的速度很慢,基本上缺乏當機立斷的能力。本來,像次按危機這類宏觀性的經濟大變動,正是數十年難得一見的拋空賺錢機會,但大部分對沖基金都失諸交臂。這樣的對沖基金真是虛有其表,浪費了投資者授予他們的靈活性。
(轉載自2008年7月4日am730C觀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