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的認知能力有局限

我女兒在大學是讀經濟的,她讀了我前天的文章有點不以為然。她覺得我把市場描繪得太不可知了,好像她以前努力去學的東西都沒有甚麼用,這不應該是事實吧!她自己的感覺是:學了一點經濟理論後,她對世界上發生的事情好像認識多了,知道事情為甚麼會這樣發生,將會如何演變。如果由一個懂得經濟的人去作投資,效果一定會比不懂得經濟的人成功。
 
我告訴她,剛學了一點知識的人都容易產生如她那樣的過度自信。其實,以我們的知識,如果拿來解釋已發生的事,或者可以解釋得頭頭是道,但如果拿來預測將來,尤其是拿來預測市道的變化,則成效甚差。否則,教經濟的大學教授豈不是都可以成為億萬富翁。上天顯然沒創造出這樣的世界。
 
有學者曾做過這樣的實驗,由一批學過經濟的人與一批猴子各自揀選股票作投資,結果兩者的成效相差不遠。可見我們的知識,大部分只有「心靈雞湯」的功能,實行起來都不太有成效。原因是我們所看到的只是世界的表象,而非事物的本質。
 
叔本華認為,普通人環繞城堡轉了一個圈,就以為知道城堡是甚麼樣子的,其實他們連進入城堡的入口也沒有找到,遑論知道城堡裡面究竟是怎樣的。
 
柏拉圖的洞穴的比喻就更為著名,但我發覺,今天的大學生竟有很多都沒有聽過。我們的大學教育實在可悲。
 
柏拉圖叫我們設想,有一批囚犯,有生以來就被囚困在一個黑洞之中,大家齊齊面向一幅洞壁,用鐵鐐鎖定,不可向別處張望。在他們的身後有一團火,一條路在火與他們背後之間經過。火把路上行人的活動以影子的方式投射在洞壁上。在這種情況下,囚犯所知的世界,就只能是洞壁上的影子所表現出來的世界。我們是否可以確定,我們的處境有別於洞穴裡的囚犯?
 
現時較為時尚的黑天鵝理論,其實只是柏拉圖理論的現代版吧了。歐洲人在未到過南半球之前,以為天鵝都是白色的,直到在澳洲見到黑天鵝,才知道自己的無知。
 
其實,人要認知這個世界,首先得經過人的感官能力,如視覺、嗅覺、聽覺、味覺與觸覺。但人的視覺只能對光譜的一小段有反應,光波長過紅色的與短過紫色的我們都看不到。因此,在某一個角度來說,我們都是色盲。我們看到的世界,比柏拉圖洞穴裡的囚犯所看到的真不了多少。然而,我認識不少金融界的從業員,一朝手風順,投資賺了錢,就以為世界已在他們掌握之中,否則怎會出現次按危機?他們一度曾自以為已建成巴別塔,到市道回落,他們才驚覺原來離天仍很遠。
 
(轉載自2008年7月2日am730C觀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