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科書出版競爭激烈

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搞春茗晚宴,接受了教科書出版商的巨額贊助,金額高達二十七萬元。在常人眼中二十七萬元不是一筆小數目,但出版商是做生意的,沒有相應的回報,這筆錢是不肯白花的。
 
因此,傳媒在報道時,都把這次事件看作成出版商的一種間接行賄的手段,企圖向校長們輸送利益,以換取校長在選用教科書時對他們另眼相看。有些傳媒甚至試圖迫廉署出手,以對事件進行深入調查。
 
我則覺得事件未去到那麼嚴重,不宜上綱上線,就算廉署肯去調查,也不容易立案。因為,今次事件涉及的出版商有三十間,而學校則有幾百間,要證明他們之間如何具體交換利益,並不可能。
 
我估計,會內不同的學校會用不同的教科書,而贊助的金額,亦不是按被選用書籍的多寡來由不同的出版商來分攤,故很難證明哪個出版商向哪個校長行賄,哪個校長接受了哪間出版商多少利益。
 
我相信,今次贊助未必是出版商主動提出的,因為花這種錢,得益的對象太模糊,很難換取回報。可能是校長會要搞活動,但資金不足,覺得平時益了出版商不少,可以敲他們一次竹槓。
 
這種事情在商業機構很普遍,機構搞活動,都會向供應商及受過機構好處的人埋手,要求他們贊助,我自己面皮薄,不善於做這種事,但我的下屬卻經常有這樣做,我只是勸他們不要用威脅的手段施壓。
 
學校當然有別於商業機構,社會對他們有更高的道德標準,相信校長會今後一定會吸取教訓。這種事情,傳媒予以揭露已夠,不一定要上綱上線,非要廉署插手不可。現實是社會上存在著更嚴重的賄賂行為,需要廉署去認真對待;廉署的資源有限,不應把精力放在這類相對邊緣的問題上。
 
其實,出版商之間的競爭激烈,中間牽涉的利益又大,所以他們討好學校的手段層出不窮。他們知道,只要利益不是授予個人,而是提供給學校,得益的是廣大學生與老師,那就連教育當局也不敢明令禁止。所以他們會願意為學校增添設備,提供教材;為教師搞培訓班,配備教師用書,減少教師備課的壓力。
 
但現實是羊毛出在羊身上,這些花費其實都是家長為子女買書時一起付出的,難怪教科書的價錢訂得那麼高了。
 
這種現象並不健康,但背後有很複雜的成因,一時間不容易解決,亦不值得花太多的精力非要優先解決不可。世界從來都不是完美的,暫時我們只能姑且接受現實。
(轉載自2008年4月25日am730C觀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