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到滾瓜爛熟何用?

我三個子女中,大女的求知欲最強,很喜歡問問題,而且喜歡窮根究柢,問題一個接一個,總覺得我給她的答案未夠圓滿。所以我與她討論問題時,天南地北無所不談,有時愈扯愈遠,有時愈挖愈深,直至去到我倆認知能力的局限。

 
我與她討論問題的時候,她會用一種十分渴求的眼光望眼我。這種眼光令我感到她對知識的真誠,令我很願意不顧一天工作後的疲累,與她深入討論下去。

 
可惜,她這種學習態度,到了中學階段就被考試制度所扭曲。我與她討論她在功課上遇到的問題時,她會突然醒起,我已把問題扯遠了,已超越她的考試範圍,要我「回歸正傳」。

 
我覺得不是滋味。我問她,難道要考的才算知識?我講的內容因為不用考試就等如沒有用嗎?她說,考得不好媽媽會不高興,老師會失望,甚至會被迫退出精英班,無法維持原有那批同學的關係;因此,我必須體諒她的取態。此後,我們雖仍有討論不同的議題,但我必須遵守這個規則,我的興趣因而大減。

 
我的二子比較自主,不太受建制所局限,讀書有自己的準則。我妻子總是埋怨他未盡全力,我認為這只是大家對「全力」的定義不一樣吧了,不用太過擔心。他能夠自己訂定標準,總好過不假思索就接受其他人為他制訂的標準。將來他意識到需要提高自己的標準才能在客觀環境生存時,他一定懂得提高自我要求,而且成效不一定比他姊姊差。我並不為他太擔憂。

 
我三個子女中,么女「讀書」最為「勤力」。我把「讀書」與「勤力」兩個詞都用引號括住,因為她對「讀書」與「勤力」的理解都很狹隘。她從小就接受建制的要求,一切都以分數來衡量學業的成績。她對考試十分重視,考試前兩三個禮拜已開始溫書,非常自覺,但過度緊張,弄到跟父母談話的興緻也沒有。

 
最近她歷史考試,我妻子測試她溫書溫得好不好,發覺她溫得滾瓜爛熟,妻子非常滿意。然後,當我與女兒討論時,卻發覺歷史原來是她最不喜歡的科目。她說,將來可選科時一定不會選歷史。

 
我聽了心裡很不舒服。我記得我讀中學時,為了要選理科,被迫放棄歷史,我實在很不願意。所以,我在離開學校後,依然有買與歷史有關的書籍來看。我在學校讀書時,歷史科的成績(分數)雖然差強人意,但是由於我的歷史知識,在離開學校後依然有所增長,令我在處事與做人時得益不少。
 

我寧願我的女兒對歷史有興趣,也好過讀到滾瓜爛熟卻憎恨讀歷史。若果歷史科以後不用考試,或許愛上歷史課的人會更多。我有責任設計令女兒愛上歷史。
 
(轉載自2007年11月12日am730C觀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