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紛呈,參與趁早

挑戰你的思考力»6月20日發表以來,迄今已收到回應11篇,反應的熱烈超乎我意料。回應文章精彩紛呈,我從中挑選了觀點較有代表性的三篇,陳列於下,供讀者朋友們賞閱。

 

剩下的時間已經無多,有興趣發表意見的朋友得趁早了。相信其他讀者都期望更多更出色的文章面世。

 

附文一

 

知難而進不符合天道

 

I guess the prob­lem with his arti­cle is that human beings will nev­er improve and make advance­ment if we fol­low his log­ic.  Our knowl­edge in Physics will stop at Isaac New­ton’s law of uni­ver­sal grav­i­ta­tion and would have nev­er made it to the gen­er­al the­o­ry of rel­a­tiv­i­ty by Albert Ein­stein.  In our life, we need efforts and deter­mi­na­tion to progress to (or break through into) the next level.

 

The mind­set in his arti­cle is very oppor­tunis­tic.  Some­one can still be suc­cess­ful if he or she is lucky enough to iden­ti­fy and take advan­tage of those so-called low-hang­ing fruits.  He or she will nev­er make it to the top or those suc­cess­es that just a few com­mit­ted indi­vid­u­als can achieve.

 

Hong Kong is a class vic­tim of this kind of oppor­tunis­tic mind­set.  Hong Kong was once one of the Four Asian Tigers: Hong Kong, Sin­ga­pore, South Korea and Tai­wan.  How­ev­er, most Hong Kong peo­ple at that time took the easy path to make mon­ey out of prop­er­ty and stock mar­kets while the oth­er three con­tin­ued their com­mit­ment to be tech­no­log­i­cal pow­er­hous­es.  Now, Hong Kong is nobody in the IT world.  Does it mean that our peo­ple are not as intel­li­gent as the oth­ers?  Def­i­nite­ly, not.  How­ev­er, we col­lec­tive­ly chose to give up.

 

It is sad to know that he cul­ti­vates this kind of con­cept to our col­lege stu­dents … our future.

 

Best Regards,

M.K. Mak

2007年6月21日

 

附文二

“知難而退”的問題

 

施生的理論可歸納為「知難而退」

 

  認知、認為

關於知識及思考力

  困難

主觀(能力)及客觀(外在環境)等因素

退  放棄

 

如果因為認知到一件事的困難的問題便立刻放棄,便會因主觀條件失去鍛鍊而錯失進步機會(能力永遠不變),即使真正機會到來亦難以把握(由懸崖一躍而下而跌死)。

能力不變,相對其他人的進步,自己就是退步,亦意味著逐漸被淘汰。維持現狀也不能了,又何來成功?

知難而退意代表原地踏步,亦會失去解決困難的成功感。失去成功感,做事便會失去趣味,失去了興致,難以達到自我實現,將會是做人的一項缺憾。

 

讀者

WL

2007年6月23日

 

附文三

 

回應 “挑戰你的思考力”

 

王文彥先生,您好。晚輩長期拜讀   閣下以及施永青先生的文章,亦曾與閣下在愉景灣有數面之緣,閣下的才情識見和實踐能力,晚輩極為佩服,獲益良多。閣下與施先生所創辦的中原地產,更是香港創業精神的典範。

 

言歸正轉,我嘗試以個人觀點,回應閣下在2007年6月20日 “挑戰你的思考力” 的文章,以搏取閣下賜教。

 

我以為,小平君的 “積極進取態度” 與施先生 “捨難取易” 的取態,並無矛盾,而有層面上的差異。小平君的 “積極進取態度” 是關於 “策略” (Strat­e­gy) 層面,小平君積極進取地去達成他的終極目標。施先生的 “捨難取易” 是關於 “操作” (Oper­a­tion) 層面,若有不同辦法去完成任務,辨法當然越易越好。 “操作辨法” 是為求達到 “策略目標”,“策略”是要達成 “終極目標”。

 

正如足球比賽,巴西採取進攻型打法,意大利喜用防守型打法,但都無礙於他們要達成嬴波的最終目標(意大利剛於去年奪得世界盃冠軍)。小平君所講的,是要 “嬴波”,不是 “和波”。施先生所講的,是要採取防守型而不是進攻型打法。這無關乎 “蠃波” 或 “和波”。

 

毛主席是一個怕難貪易的人嗎? 二十世紀初葉,共產主義還是一股力量有限的新興思潮,到處受著排擠及壓逼。毛主席決定要跟實力差天共地的國民黨決裂、對抗,及至組織抗日,以及日後的超大型政治、社會運動,都是人類歷史上鮮有。他希望達到的 “終極目標” 不可能是容易吧?! 但是在操作辦法的層面上,毛主席可能正如施先生所言,不喜歡挑戰困難。

 

另外,我以為 “孫子兵法” 是一本關於行軍用兵,類似說明書 (Man­u­al) 一般的參考應用書,講求操作辨法。故此,所提及的應用方法當然以取易避難為妙

 

經營生意的存活率,少於百分之十。要在競爭激烈、入行門檻不高的地產代理行業成功發展,並且繼續擴張,更是難上加難。施先生的 “捨難取易” 是關乎操作層面上的執行方法及手段,避重就輕。

 

他的終極目標,卻是 “捨易取難” 。當老師的存活率肯定較經營生意為高,莫非施先生不知道,抑或施先生黃袍加身,被劫持而當上了老闆?!

 

故此,小平君的 “積極進取” 與施先生的 “捨難取易” 是處於不同的層面上,是不相遇,亦不會存在矛盾。就如意大利足球隊,既採取防守型打法,又要嬴世界盃冠軍。

 

Regards

Jack­son Yuen

2007年6月25日